为深化心理健康育人成效,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于2025年4月启动专项朋辈心理培训座谈会,举办2025年度“交心桥”心理班会展示会。人文学院积极响应号召,组织本科年级各班围绕情绪管理、人际沟通、自我认知等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班会活动。
主题鲜明,形式创新:各班级心理班会精彩纷呈
21级广告1班:心理健康认知启蒙
21级广告1班以“心理健康知多少”为主题,采用“专家视频+创意工坊”的创新形式开展班会。班级心理委员精心剪辑了国内外心理学专家的访谈视频,系统讲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常见误区。同学们创作的“心灵晴雨表”系列海报,以直观的视觉语言展现情绪变化规律,获得师生一致好评。

22级汉语2班:阳光心态培养计划
22级汉语2班“阳光心理,自信悦己”主题班会的核心创意是“每天一个小确幸”。班会采用“心理日记漂流+优点轰炸”的互动模式,同学们首先分享自己记录的日常小确幸,随后通过匿名方式发现并记录同学的闪光点。班级特别设计了“心理成长树”装置艺术,每位同学将自己的积极特质写在树叶形卡片上,共同构建象征集体成长的“心灵之树”。班会结束时,同学们纷纷表示这种正向反馈的方式有效提升了自我认同感。

23级汉语2班:破解精神内耗密码
23级汉语2班针对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精神内耗问题,开展了“拒绝精神内耗”主题班会。班会创新采用“情景剧+认知重构”的形式,同学们学习使用“思维记录表”识别自动负性思维,并通过小组讨论探索替代性思考方式。班会最具特色的是“断舍离”承诺墙,同学们写下想要舍弃的消极思维模式,共同许下“减少内耗”的心理契约。

23级传播1班:健康生活方式探索
23级传播1班将传统班会升级为“心理游园会”,设置六个特色互动专区。“压力测试站”通过专业量表帮助同学了解自身压力水平;“情绪宣泄角”提供安全的情感表达空间;“正念体验区”引导同学感受当下;“人际探索屋”通过角色扮演训练沟通技巧;“未来信箱”让同学们给未来的自己写信;“健康盲盒”则随机派送心理调适小贴士。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心理知识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参与同学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24级音表2班:艺术疗愈工作坊
24级音表2班举办“情绪管理与人际交往的智慧”班会。同学们通过乐器合奏、情绪主题即兴创作等方式,探索非言语沟通的奥秘。班会特别设置了“冲突调解音乐剧”环节,同学们分组创作反映人际冲突的音乐短剧,并即兴配乐演绎解决方案。

24级汉语2班:情绪管理训练营
24级汉语2班开展的班会主题为“情绪红绿灯”,在班会上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情绪管理训练体系。通过“情绪实验室”环节,同学们学习识别和命名复杂情绪;在“认知工作坊”中探索情绪背后的自动思维;最后通过“行为演练场”实践情绪调节技巧。

24级广告1班:数字时代的心理自我保护
24级广告1班立足专业特色,开展“屏幕之外的真实生活”主题班会。班会采用“网络行为自测+数字断食实验”的形式,同学们首先评估自己的数字设备使用情况,然后分组讨论“信息过载”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班会最后制定了“健康用网班级公约”,倡导有节制的数字生活方式。

本次“交心桥”心理班会活动不仅帮助同学们掌握了实用的心理调适技能,也促进了跨专业的交流互鉴。许多同学在参与班会后,发现了适合自己的心理成长路径。未来,人文学院将持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更多同学从中受益,实现专业素养和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