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同学们在新学期提升心理调适能力、培育积极心态,打造乐观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氛围,10月24日晚19点,人文学院研究生会于九里校区J4220举办了“心语新程,‘愈’见成长”心理健康主题活动。2025级硕士中文班、硕士传播哲学班同学参与了此次活动,同学们在互动与分享中探索自我、联结彼此,共同开启心理健康成长旅程。

本次活动分为四个部分:“热场破冰”、“自我抒发”、“鼓励自我”和“传递力量”,将心理治愈渗透于趣味互动中,让同学们在轻松氛围中为心理健康注入动能。
活动伊始,“看字说颜色”热场游戏迅速点燃现场氛围。当不同色彩书写的颜色名称交替呈现,参与者需快速反应说出字体颜色而非文字本身——当“蓝”字以绿色呈现时,准确回答“绿”才能通关。答错的同学通过回答心理小问题加深互动,不仅锻炼了大脑抑制习惯性思维的能力,更打破了彼此间的陌生感,让活动现场迅速升温。

“共创情绪树”环节成为同学们自我抒发的重要窗口。小小的“情绪树”上标注着开心、焦虑、委屈、沮丧等多种情绪,工作人员以“击鼓传花”形式邀请6位同学分享个人情绪故事:有人提到刚结束组会的疲惫奔波,有人传递即将迎来周末假期的轻松愉悦,有人分享学习任务的应接不暇……真挚的分享让在场同学产生强烈共鸣,也学会以更开放的心态接纳自身情绪。

“请与我击掌”环节则将自我鼓励与群体联结巧妙融合。一张印有“请与我击掌”的硬卡纸在活动室内传递,同学们在纸上重叠绘制手掌轮廓,并写下专属心愿与鼓励话语——“一直做有韧性的人”、“每天都要变好一点”、“越努力越幸运”等字句饱含力量,“种”出了一棵满溢温暖的“手掌树”,成为同学们自我认同与彼此支持的生动见证。


最令人动容的当属“心愿便利贴”环节。每位同学在彩色便利贴上匿名写下励志话语或座右铭,从“失败即反馈,问题即机会”的科研心态指引,到“活在当下,接纳每一个自己”的自我关怀,再到“人生是旷野,有一万种可能”的未来期许,字里行间满是真诚与力量。工作人员将便利贴打乱后重新分发,同学们随机抽取来自陌生同学的“暖心鼓励”,部分同学主动分享抽到的话语带给自己的触动,让善意与能量在活动室流动,现场氛围达到高潮。


活动进入尾声,同学们手持便利贴与“手掌树”作品合影留念,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本次活动中的收获转化为应对挑战的力量,在未来的科研与生活中保持积极心态,勇敢面对挑战。本次心理健康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帮助2025级硕士研究生深化自我认知、构建人际支持网络、提升心理韧性。未来,人文学院将持续关注同学们的心理健康需求,推出更多趣味性、针对性的心理服务活动,为同学们提供更好的心灵成长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