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0日上午10时,海外学者、鲁迅研究专家张钊贻教授在人文学院X31004会议室主讲《鲁迅的“狂人”、尼采的“狂人”和我们周边的“狂人”》,学术讲座由吴德利副教授主持,学院副院长余夏云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高强老师等与会交流。
讲座伊始,张钊贻教授阐明讲座话题的推论是以“现代化理论”为前提,分析了“文化现代性”与“实用现代性”的纠缠矛盾关系。接着,张教授分别探讨和比较了鲁迅和尼采笔下“狂人”形象及内涵。他提出,鲁迅在《狂人日记》《长明灯》等小说中构建了一系列“狂人”形象,这些“狂人”都是改革社会的知识分子,是失败了的先觉者,他们诞生于中国现代史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兼具“疯子”和“狂人”的特点。而尼采主张“上帝已死”,创造出了“狂人”形象——查拉图斯特拉,张钊贻老师分析认为存在主义对“上帝已死”有着“虚无主义”倾向的误读,并指出“同情”实际上是奴隶打击奴隶主的心理报复手段,而尼采推崇的正是出自“主人道德”的帮助而非“同情”。
接着,张钊贻老师梳理了鲁迅和尼采笔下“狂人”的共同性。其一,“狂人”不是一般人,更不是所有人;其二,“狂人”注重改变人和价值观,促使奴隶成为各自的主人;其三,“狂人”难以被大众和所理解,无可避免与多数人对立。
讲座的高潮部分,张钊贻老师澄清了对“狂人”的普遍误解,一方面,“狂人”并非一般人,更不可能是所有人,另一方面,“狂人”的“狂”无药可救,也防不胜防。另外,张钊贻老师抛出了“救救狂人”的问题,他认为在保持社会安定的前提下,可以容纳“狂人”的存在,鼓励其独立探索,推动社会发展。同时,他提出,只爱破坏、不爱创设,只有撕裂、没有融合的“狂人”,并非真的“狂人”,而是被制造的“狂人”,我们更需要审慎分辨“伪狂人”和“伪个性解放”。
讲座到了提问环节,参会的老师与研究生踊跃发言,就讲座内容与张钊贻教授展开自由探讨,积极分享自己对“狂人”问题的看法;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答,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讲座内容的理解。最后,主持人吴德利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为此次学术交流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撰稿人: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