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徐行言

作者:wy 日期:2013-01-01 00:00 点击数:
 
一、个人信息
徐行言 男民族:回族、出生年月:1954年8月、籍贯:四川成都,  出生地:重庆市
学历:1982年1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1993??1994.7北京大学中文系,访问学者。
职称:教授
主要经历:
1966年小学五年级遭遇文革,因家庭原因未获准参加红小兵、红卫兵。1972年初中毕业后于1973年下乡插队,度过5年的知青生活,其间曾担任农村生产队长。1977年参加高考,1978年3月进入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1982年1月毕业分配到西南交大,曾先后在高教研究室、社会科学系、人文社科学院、艺术与传播学院工作,历任助教、讲师(1986)、副教授(1992)、教授(1999),并历任人文教研室主任、文学艺术系主任,中文系主任、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艺术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等职。
现任职务: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院长、西南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南交通大学学术道德委员会委员、西南交大比较文学与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南交大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立场》辑刊主编
 学术兼职: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文史类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员、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四川省鲁迅研究会副会长
主要教学与研究领域:
    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文艺学、大学语文
主要科研方向:
20世纪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关系研究、西方现代文论及表现主义诗学研究、鲁迅研究、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及工程伦理学研究
二、教学信息
担任的主要课程:
本科:20世纪文学理论;现代西方文艺思潮;大学语文;写作学、文学概论等。
研究生:现代西方文艺思潮与20世纪中国文学;西方文论史;后现代批评理论;
   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研究;表现主义诗学研究
指导学生:
1986年以来,先后担任“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艺术设计”、汉语言文学等本科专业的基础课或专业课教学,并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数十篇。
2002年以来,先后指导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30余名。
2010年开始指导博士研究生。
教学项目:
1、1997国家级面向21世纪教改课题:各类高校本科教育中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培养模式及评价方法研究,任项目第一主研,本校主持人;2001正式通过教育部鉴定。
2、1996主持铁道部面向21世纪教改项目: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2000年通过结题。
3、2001主持新世纪四川省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理工课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4、主持“大学语文”课程教学,2009获四川省精品课程,西南交大优秀教学团队。
5、2010主持教育部考试中心项目:全国自考统编教材《写作》考试大纲与教材编写
教学获奖:
1、工程伦理学(合著)2000年获铁道部优秀教材中青年奖,
2、开展系统的人文教育,提高理工科学生的全面素质,1997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3、一体两翼并进、发挥整体效应、探索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新路子:2001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4、1984、1995、1996、2000、2008、2010分别荣获6项西南交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
5、1997获西南交大宏宇优秀教师奖 
6、主编《中西文化比较》2008获西南交大优秀教材一等奖。
7、主编《新大学语文教程》2011获西南交大优秀教材一等奖
 三、科研信息
主要研究项目:
1、主持200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表现主义诗学研究”(06BWW006)。
2、主研199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工程伦理研究”, 2000年通过国家鉴定。
3、主研2002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大学职业道德教育的地位及理工科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模式研究,2006通过部级鉴定。
4、主持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2003年度课题:表现主义诗学研究
5、主持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课题:鲁迅与表现主义
6、主持2011四川省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建立西部文化产业走廊的可行性研究
出版著作与教材:
1、《中西文化比较概论》(合著)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年2月版。
2、《工程伦理学》(合著),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3、《表现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合著,第一作者),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4、《中西文化比较》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5、《立场》第一辑,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6、《立场》第二辑,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1月。
7、《新大学语文教程》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
8、《跨文明对话-视界融合与文化互动》主编,巴蜀书社2009.6
9、跨文明对话书系(20种),主编,巴蜀书社2008年6月?2009.12
10、中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丛书(12种):主持编撰,中国铁道出版社97-99年出版。
11、另参编教材数种。
 学术论文:
90年代以来,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较有代表性的10篇为:
1、建筑诗与建筑师《建筑师》第54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93年10月。
2、艺术方法新论  《文艺理论研究》,1995/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96/2期转载;
3、论《故事新编》的表现主义风格
  《鲁迅研究月刊》,1995/11期。
4、20世纪中国文学的第一声呐喊——《狂人日记》与表现主义艺术方法在新文学中的发轫,《文艺理论研究》1996/3期。
5、疯人与文化叛逆者的寓言——兼论鲁迅《狂人日记》的艺术方法及其渊源
    《中国比较文学》1996/4期。
6、论鲁迅艺术趣味与文艺思想的多元性——在表现主义与写实主义的二难抉择中   
《文艺理论研究》1997/6期。
7、论20世纪文学艺术中的“主义”《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3/1期
8、“创作方法”的勃兴与式微,《福建论坛》 2008/4期。
9、全球化语境下的文明碰撞与文化抉择  《跨文明对话-视界融合与文化互动》,巴蜀书社2008。
10、“拿来”的尴尬与选择的迷惑---论现代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困扰
《文艺理论研究》2009/3期。收入《多元文化互动中的文学对话》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
11、Confucian Human-oriented Thought and Western Humanism儒家人本思想与西方人道主义,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第19届年会宣读,2010年8月,首尔。
获奖:
1、工程伦理学(合著)2001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2、表现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2003获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3、2004年获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四、学术影响:
1、本人作为第一作者的著作《表现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反响,《文艺理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社科纵横》、《天府新论》、《书城》、《中华读书报》、《中国图书商报》等数家报刊均发文评论。数十种论著引用。
2、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西文化比较》在国内产生广泛影响,先后印行10数次,发行达数万册。并被数百种期刊论文及学位论文引用。
3、作为主要合著者的《工程伦理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以及《道德与文明》等报刊均有过专文评介。
4、关于艺术方法和鲁迅研究的多篇论文受到学术界关注,被多种核心期刊论文评介或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