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艺术与传播学院积极备战第19届大学生电影节

作者:wy 日期:2013-01-01 00:00 点击数:

             艺术与传播学院积极备战第19届大学生电影节
         ??交大学子为第19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拉开“热身高潮”
    近日,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受到第19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邀请,迅速开展各项前期准备工作,该校艺术与传播学院作为参加单位,学院党政高度重视本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活动,在影视文化研究中心高力、刘广宇、李家伦、刘林沙、武小林等老师的带领下,学院学子也在做着前期准备与策划,广大教师积极响应,深入学生,积极开展宣传工作,艺术与传播学院以参加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为契机在全院掀起了学子参与艺术活动与艺术创作的热身赛中,大家热情高涨准备作品。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创建于1993年,是当今中国每年始于春季的第一个电影节。其权威性受到电影界人士普遍认同,被誉为中国电影界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奖。历届有多部获奖影片后来在国内政府奖(华表奖)、金鸡奖、百花奖和东京、柏林、西班牙等国际电影节获得各种奖项。“大学生电影节”以“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为宗旨,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为特色,在教育、文化和影视三界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希望大学生电影节能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北京大学生电影节除了组织大学生观摩、评选、研讨中国电影外,并从2000年开始组织评选大学生自己创作电影作品。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19年的坚持中,很多人为此付出了心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用最节俭的方式把电影节办成一个华语电影的重要电影节,西南交通大学影视文化研究中心、影视制作中心也在为电影人才的培养、电影文化生态的良好发展乃至四川省社会文化的良好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我院学生作品主题广泛,视角独特,大至社会热点,小到乡村风韵;上至哲宗探讨,下到市井声音;远至海外风情,近到路边一景,有其多样性和高质量,这些影片彰显着当代大学生对于自我话语权的珍视,以及视角和思想的高度。其中“大学生原创短片”这一专栏成为了我院学生主要核心“作战区”并且受到研究中心的高度重视。影视文化研究中心也一直把组织参加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作为提升学术水平,增强教学影响力,推动学院快速发展,传承艺术文化的重要平台。学生们也在为参赛第19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进行着紧锣密鼓的准备,原创作品前期拍摄已经启动并有不少优秀的学生作品:入围澳门大学生电影节张翔龙的《生命之光》、西南交通大学电影协会最佳剧本奖获奖作品:薛扉页的《浓情牛肉面》、西南交通大学电影协会最佳影片奖获作品:聂楠的《哑女的幸福生活》等影片。这些影片忠实地反映了贫乏的物质条件之下,心中有梦的人们在追逐理想的过程中,满载质朴与执着的生活状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与人文关怀。这些实例强有力的说明了我院正确的教学理念和强大的软硬件资源,影视文化研究中心也在不断的助力我院学子腾飞。按照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精神,学院影视文化研究中心将继续“探索产学研融合的路子,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如今,我们将目标瞄准在原生态文化生长点??纪录片,用我们身边便捷使用的DV、手机等设备来反映新农村建设、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和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便是其中的一个探索与发展方向。目前,我院学子正在拍一系列反映校园大学生生活、亲情、友情、爱情以及毕业等自编自导的原创电影,这也是学生参与文化产业与商业运作的尝试。不少交大艺传学院的学生还参与到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筹办工作中。


                                                                                  聂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