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沈如泉老师现场面食教学,与留学生分享饮食文化

作者:wy 日期:2013-01-01 00:00 点击数:

1011下午,犀浦校区8526教室不时有笑声传出,艺术与传播学院中文系副主任沈如泉老师正和孔子学院奖学金留学生班的同学们一起,分享中国的饮食文化。

老师以“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切入,随后向在座的同学们一一介绍了中国人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而其中的“茶”文化,正是中国几千年来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老师由此展开,声情并茂地讲述了民间伏羲氏与茶的古老传说。但饮茶的盛行却并不是真的由于伏羲氏,而是佛教的缘故,禅宗让人入定修炼,这样打坐很容易犯困,所以僧人们就会饮茶来提神,到了唐宋时期便真正流行开来。说茶当然要说饮茶的“茶具”,老师在大屏幕上打出了中国传统的景泰蓝、大毛竹、紫砂等等各种不同材质的茶具,它们造型各异,在用于饮茶的时候便可体现出各种材质自身的特色。在用图片给大家介绍了西湖龙井、铁观音等几种名茶之后,老师又说起了另一个文化符号??酒。

“酒”在中国的历史也非常悠久,古代酒器式样的多样性也是酒文化的一个体现??盛酒的尊、卣,煮酒的爵、?,饮酒的觥、壶、杯等等。而后,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国传统的黄酒、泡酒,台下的留学生们吃惊地看着图片上泡在酒里面的蛇,老师笑着解释说:“其实中国人平常是不会喝的,得了风湿关节疼才会喝这个治病。相比之下更常喝的泡酒是杨梅酒,酸甜的。”

中国那么多的美食,要分鲁苏徽浙闽湘川粤八大菜系,这是由来已久的说法了。沈如泉老师对每个菜系的基本特点和代表菜品都做了简单的介绍,当然重点在于介绍成都的美食??川北凉粉、肥肠粉、军屯锅魁、叶儿耙、钵钵鸡、夫妻肺片、兔头、担担面、抄手等等,老师简要说明了这些小吃的制作方法,很多让留学生们感到陌生的词,老师也都在黑板上写下来加以重复。作为西北人,老师还不忘说说北方面食的做法。饺子、包子、拉面、油条、麻花这些美食都是怎么做的呢?正当同学们看着图片琢磨,沈如泉老师就从袋子里拿出了一团面、一团饺子馅,还有一根擀面杖。紧接着他就在讲台上示范起了和面、拉面、擀面皮、揪面片、包饺子、包包子等一系列动作。同学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老师现场用实物传授厨艺的照片。“我在家里就很喜欢做饭,这是件很有乐趣的事。”老师边说边拿起刚旋进馅的包子说,“我觉得我比图片上那个包得好看。”大家都被老师的话逗乐了,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

一个多小时的讲座结束之后,来自苏丹的陈晴空同学笑着和笔者说:“我知道中国对于吃的东西很讲究,也很喜欢今天老师讲座的方式,现在我的感觉就是饿!”中文系赵静老师总结道,正如老师介绍的那样,中国的美食是很丰富的,也希望留学生同学们能够对中国饮食文化有更多更深的了解。(干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