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院“九里之声”组合亮相央视,美声版《成都》赢得满堂喝彩

来源:   发布者:     日期:2018年11月07日 14:18   点击数:  

日前,在央视一档知名综艺节目中,西南交通大学四重唱组合“九里之声”用美声的方式演唱《成都》,获得满堂喝彩。据了解,“九里之声”组合是由西南交通大学音乐系副教授郭清波及孙轶、王强、马健三名老师组成。他们均来自河北,因为热爱这座城市选择定居成都。

2008年汶川地震的一次公益演出让四个人结识,怀揣着共同的音乐梦想,他们成立了四重唱组合。“我们希望可以通过音乐持续传递正能量。”在了解到雷锋热线后,郭清波联系记者,表示愿意以组合的形式加入到雷锋热线专业志愿者团队中,“愿意和雷锋热线一起,让所有人帮所有人。”

默契的唱腔,相互交融的声部,不同风格的融合……在舞台上完美的表现,源于“九里之声”四位老师多年来排练磨合的结果。“十几年前,我们先后来到西南交通大学任教,在共事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我们之间的缘分。”郭清波是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他表示,大家虽然年龄不尽相同,但是都来自河北,并且在声乐学习的道路上,四个人经历了同一位老师的教导,“因为特殊的缘分,我们经常一起交流音乐和生活方面的事,大家的感情也日渐深厚。”虽然交情深厚,但是他们当时并未想过“组合”一事,“大家都在各自的领域努力发展,为事业和生活忙碌,都没有考虑那么多。”

2008年的一次公益演出,将四位老师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自此之后的十年,“九里之声”这个名字就凭借美妙的歌声印在了大家的脑海。“2008年5月12日,汶川突发地震,我们当时就奔赴灾区,想用自己的方式为救灾贡献一份力量。”四位老师创作排练了一组节目,来到灾区进行公益慰问演出,“那些失去了家园的乡亲和满身泥土的救援官兵听到我们的歌唱,饱含热泪,那个时候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

在那次公益演出中,他们以独唱的形式进行了表演,虽展示了演唱水平,但是舞台效果和观众视听感受比较单一。“之后我们开始尝试以四重唱的形式来演绎一些作品,逐渐就成立了组合。”

郭清波说,自2008年之后,如果有演出他们便以四重唱的组合形式出现,观众的反响也比较好。而一直到2015年6月,组合才有了“九里之声”这个名字,“当时正赶上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一场演出,节目单上总得写个组合名字呀!”郭清波告诉记者,经过商议,大家决定取名为“九里之声”,体现出是来自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的美妙歌声,“同时也表达了一声既出、声传九里,组合长长久久的美好愿望。”

“九里之声”成立至今已有十年,先后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演出200余场,但说起他们心中印象最深刻的演出,还是那首用美声演绎的《成都》。王强是这首歌的改编者,他告诉记者,用传统的方式来演绎流行歌曲,有别样的味道,“不同的音乐形式可以展现歌曲的不同感觉,同时也可以展现成都的不同感觉。”

耗费心思改编歌曲,这也源于四位老师对成都的热爱。“13年前我来到成都,成都的环境、饮食、生活节奏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在这里生活十几年,成为了一名新成都人。”郭清波说。而孙轶在成都已经生活了15年,这片土地早已是他的第二故乡,“这里节奏不快,安逸闲适,但是大家都有一股劲,都在努力建设这座城市,我喜欢这个闲适与干劲相融合的城市。”

王强不仅在成都安家,还将父母也从河北接到了成都,“我将事业、工作、家庭全部都放在成都,我个人和组合的价值也全部在成都实现。这座成都和谐而包容,努力又不失闲适。”

基于对成都的热爱,九里之声还编配并演唱原创歌曲《我在成都等你》,“宽窄的巷子邂逅每一次相遇,茶馆里悠然摆起的天和地,感受这土地最质朴的气息……”孙轶说,《成都》主要表现的是对这座城市的眷恋,而《我在成都等你》则是对所有人表达成都对他们的欢迎,期待他们能够踏上这片土地,感受这里。

因为热爱成都,四位老师也将“友善公益”的理念注入到了日常生活当中,公益演出、捐赠衣物、随手帮忙……“我们已经参加了上百场公益演出,也深知‘爱’能传递‘爱’。”郭清波告诉记者,这些年,他们给社区老人、消防官兵、学生等开展了上百场公益演,也不停创作新歌让大家听到他们的声音。过程中,郭清波也问过一些志愿者参与公益的原因,大多都是曾经受过别人帮助而选择在有能力时去帮更多人。

无意中,孙轶在报纸上看到雷锋热线专版,便在网上查看了更多资料,和团队商量后决定加入到雷锋热线专业志愿者团队中。“能发挥我们特长,能帮助更多人,无论力量大小都能加入,这就是雷锋热线最吸引我的地方。”郭清波告诉记者,雷锋热线是一种公益创新,体现了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担当,对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孙轶则表示,他并不认为公益是要付出很多去帮助人,而是由自己能力大小决定。

郭清波则表示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他们的目的就是通过雷锋热线向热爱音乐,愿意学习音乐的贫困孩子提供帮助。

(本文来源:《成都晚报》)